10月30日,77级、78级校友“重返青春”纪念活动在徐汇校区隆重举行。500余名来自全球的校友跨越山海归来,与当年的老师和同学齐聚一堂,共忆青春岁月,共叙绵长情谊。我校抗771班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永舫,有782班校友、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旭红等校友代表与会并发言,校党委书记蒋传海出席大会并讲话,副书记沈海涛、副校长阎海峰出席,大会由沈海涛主持。


会上,蒋传海首先代表学校对77、78级校友表示诚挚欢迎。他指出,与会校友们肩负时代使命,秉持“勤奋求实、励志明德”的校训精神,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发展紧密相连,在各自岗位上建功立业,为国家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为母校赢得了广泛声誉。在一代代华理人的接续奋斗下,近年来,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期待广大校友继续为母校发展建言献策、汇聚资源,共同铸就多学科协同发展、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荣光,为教育强国建设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华理人的智慧力量!

会上,阎海峰就学校的事业发展情况向广大校友作专题汇报。他在汇报中指出,学校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历次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为早日建成特色鲜明、多学科协同发展的世界一流大学不懈奋斗。

校友代表分享饱含深情与担当。李永舫回忆了求学期间的难忘经历与科研探索历程,对母校的培育表达感激。他谈及从乡村学子到学术大家的成长,正是以“热爱、用心、努力、认真”为内核动力,才实现理论突破与技术创新,为校友们传递科研与人生的宝贵启示。钱旭红则以《启航 1978》为题,重温在母校的求学时光,讲述从华理学子到高校校长的成长轨迹,其强调的“思维自由与全面发展”教育观,引发在场校友的深刻思考。

活动筹备组副组长兼秘书长、生化78班裘伟民简要介绍活动筹备历程,感谢校友企业家联谊会及朱星河、程海涛等校友的支持;无78班校友、江西恒大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江西校友会会长朱星河则分享反哺母校实践,提及设立助学金助力学子成长的举措,彰显校友企业家的担当。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大会现场举行校友代表向教师代表献花仪式,校友们向袁勤生、张嗣良、俞金寿等当年执教的老教师献上鲜花。

生工学院张嗣良教授作为老教师代表发言,回忆与学子共同探索生物反应器学科发展的岁月,鼓励校友传承华理精神,在各自领域再创佳绩,言语间满是殷切期许。

大会特别邀请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温元凯教授作分享。作为1977年邓小平同志主持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参与者,温元凯教授在八十年代,曾多次来华理为师生做报告。此次他以《中国经济和财富的下一个风口在哪里?》为题,解析时代趋势,其宏阔视野与深刻洞察赢得阵阵掌声。

大会开始前,校“伊卡斯特合唱团”带来歌曲联唱, 77、78级校艺术团成员带来舞蹈《芳华》,为这场跨越四十余载的相聚增添别样温情。

返校大会结束后,各学院组织座谈交流活动,让校友们重温校园生活,深化与母校、同窗的联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