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著名校友、现已80高龄的沈尧曾先生向母校慷慨捐赠了人民币60万元,用于支持母校老建筑——校史馆的修缮和维护,表达了一位校友对母校深深的眷恋和爱心。

图片说明:学校为沈尧曾先生出具的捐赠证书

图片说明:著名校友沈尧曾先生
沈尧曾先生是1952年秋随院系调整从交通大学化学化工系二年级转到我校无机物工学专业继续学习的。学习期间,沈尧曾同学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他非常活跃,热心做好团的工作,1955年5月在校就读时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6年毕业前获得学校首批“积极贯彻‘三好’、全面发展”的表扬,并以14位特别优秀和成绩显著者荣登学校光荣簿。1956年夏他完成学业毕业后,又被学校选送到民主德国(当时的东德)继续深造。通过5年的努力学习,沈尧曾于1961年9月获得民主德国洛伊纳-梅泽堡技术大学博士学位,是华理16万名学子中获博士学位的“第一人”。
1961年沈尧曾学成回国,先后在化学工业部、燕山石油化工公司工作。1981年他奉命调入新成立的国家专利局工作,旋被政府派往德国专利局学习专利法和有关专利审查业务等一年多时间。1982年9月至1993年2月,出任中国专利局副局长。
沈尧曾校友参与了《中国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起草、审定工作,并为创建中国专利制度,特别是专利审查制度作出了突出贡献,获得了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被业界誉为“专家型”的国家领导干部。沈尧曾校友一直以来关心母校的发展,热心校友工作,堪称师生和校友学习的榜样。

图片说明:沈尧曾(二排左1)早年担任校学生干部时的一张合影(1954年5月江湾校门口)

图片说明:沈夫人郑瑞华校友(二排左1)在江湾女宿舍前合影
据悉,沈尧曾先生向母校捐赠人民币60万元,支持母校事业的发展,为学校有史以来以个人名义捐赠最大的一笔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