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校长钱锋致词欢迎各位校友

副校长钱锋致词欢迎各位校友

90届校友代表郝东刚发言

90届校友代表郝东刚发言

工程硕士研究生校友代表杨毓莹发言

工程硕士研究生校友代表杨毓莹发言

寻找20年前的你我他

寻找20年前的你我他

多年不见,老同学相谈甚欢

多年不见,老同学相谈甚欢

再来一次合影

再来一次合影

 

        10月16日的华理校园丹桂飘香、彩旗飘扬,热闹而喜气洋洋。这一日,共有1100余名90届本专科毕业生、90届全日制研究生以及1998-2000级我校首三届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齐返母校,相聚一堂,庆祝母校建校58周年。

       上午9点刚过,就有许多校友陆续而来,在各相应学院校友会设置的接待点前签到后,校友们领取了学校为其精心准备的一份纪念品——由校友总会制作的《相聚华理》纪念光盘和校友总会介绍、校友资源库介绍等资料,以及由学工部提供的毕业生就业信息、由商学院提供的MBA等教育信息和图书馆提供的征集图书等宣传材料。研究生院及化工、信息、外语等学院还特别为各自学院返校校友准备了纪念品。

        10:20,纪念大会在播放90届毕业照及学校景色DV短片中拉开帷幕,会议由校友总会副秘书长刘志鹏主持。副校长钱锋代表学校党政领导及全体师生员工,对返校聚会的校友表示热烈欢迎;随后,钱锋从校园精神、历史沿革、校区建设、学科结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及未来愿景等方面,介绍了今日的学校发展情况;钱锋感谢校友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母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同时希望广大校友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母校的发展。纪念大会上,钱锋着重介绍了《相聚华理》光盘的意义所在:光盘以电子杂志的形式,从“华理概览”、“校史回眸”、“光影校园”、“人才辈出”、“校友组织”、“合作交流”等六部分记载了母校的春华秋实。钱锋说,校友是学校的“品牌”形象,校友们的人格魅力、工作业绩与对社会的贡献,检验着学校的培养质量;校友们赢得的社会赞誉,是母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坚实基础。同时,母校对每位校友都寄于期待和厚望:希望校友建言献策积极参与母校的建设和发展,不断拓展母校办学空间,进一步提高母校的知名度,为母校提供社会各类合作需求信息,为母校与社会各界的全面合作发挥桥梁作用,同时倡导捐资助学,为母校争取更多的办学资源。

        校友代表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染料厂厂长兼党委书记、华东理工大学吉林校友会理事、原基本有机合成专业“有863班”郝东刚激动地发表感言,他说,母校是其树立人生观、价值观和走向社会的起点,培养了其服务社会的能力,作为华理人,为母校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对母校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副院长、国家首批“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1998级“制药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杨毓莹以“工程硕士学习,提高了能力,支撑了发展”、“华理给了我化工事业的兴趣,奠定了成才的基础”等几句话,深情地对母校说:“我们是有用的,是您让我们变得对社会有用,感谢您!”其后,校友们共同观看了学校介绍专题片《共铸辉煌》。

        中午,学校在第一食堂为校友们提供了午餐;下午,校友们在化工、材料、化学、药、机械、信息、资环、商、艺术、外语等学院校友会的组织下参加座谈、参观等活动。

        此次校友返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离不开各相关学院党政领导的重视和各相关学院校友会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不少学院党政领导当天一早就亲临签到现场关心学院工作情况;部分学院专门租借场地,由学院领导为返校校友介绍学院情况,让校友更感亲切。校友返校当日,档案馆老师将90届校友毕业照片整理制作成20余块展板,这些旧时毕业照勾起校友深情记忆,校友们纷纷在展板前寻找昔日同窗;同时,校友总会还在大礼堂旁精心搭建了校友返校纪念背景台,供校友们在重新聚首时,合影留念。为了扩大母校的社会影响力,也给校友提供更多在母校继续进修的信息,活动当天,校工程硕士、MBA、EMBA和EDP分别在返校现场设立了咨询台,设有专人接待,并提供大量信息资料供校友取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