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一颗对母校的关爱之心,近来,十余位海外校友纷纷回到母校讲学,开展学术交流,他们把世界上最新发展的学术动态、前沿学科发展状况、交叉学科发展趋势等信息,带到了母校,与母校相关学科的老师进行了交流。
华盛顿格林布伦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律师许宏俊校友,近一年来三次回到母校,分别为法律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老师进行了学术讲座和学术交流。为了提高母校法学学科的学术水平,拉近母校法学学科与世界的距离,他联合母校一起,向美国美中合作交流基金会申请了专利事务合作基金,这在美国只有中国人民大学成功申请过,它代表了一所高校相关学科的水平。
美国国家宇航中心项目负责人韩杰校友,半年之内也两次回到母校,分别到材料学科、生工学科和纳米材料学科进行了学术讲座和交流。韩杰校友在美国宇航中心是负责材料开发的,具体研究方向是纳米材料。当初母校的超细材料研究也是在韩杰校友等数位青年教师创立的技术物理研究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韩杰校友对母校的超细材科学科怀有深厚的感情。为了搞好学术交流,把世界上有关这个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与生物医药等学科交叉发展的最新情况带回母校,他做了认真的准备。
美国硅谷生物系统应用有限公司部门经理、高级工程师郑卫国校友,应邀回母校讲学。他在生工学院作了学术报告会以后,又参观了材料学科,提出母校学科门类较全,目前应该重视交叉学科的发展,特别是材科与生物交叉学科的发展。如复合材科界面学科领域在国际上巳发展到与生物学科相结合,衍生出很多生物芯片新材料,母校如果往这方面发展,既可以出许多高水平的论文,又可以研发出很多高科技产品。他建议母校在这方面要加强引导和研究力度。
加拿大国家农业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强校友,在参加了国际学术会议以后,专门弯道访问母校,在生工学院实验室合作参加了三天的研究,并进行了学术交流和学术报告会。美国硅谷GILEAD化学制药公司部门技术开发经理、高级工程师何公欣校友,还应邀担任了母校博士生的课程教学。在今年回母校讲学后,明年三月份还专门用半个月的时间,将为母校博士生开设课程。华盛顿校友朱咏梅在自己的先生应国家专家局之邀回国内讲学时,还专门让其先生抽出半天时间,应邀到母校讲计算机安全系统方向的学术报告。此学术方向正是母校信息学科需要发展的方向。
有一位在国外电讯公司担任技术经理的高军校友,在学校聘请他担任兼职教授回母校时,看到学校通讯工程实验室条件比较落后,就数次来到母校,运用自己掌握的电讯工程知识,在不侵犯知识产权情况下,为母校提供了几套改造实验室的比较先进的电讯软件。在美国纳斯达克担任项目开发经理的林翠莲校友,在离别母校20年后,专门到母校商学院作了“纳斯达克的全球发展战略”、“9·11事件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和“美国政府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等学术讲座,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我校在国外的校友遍布化工、材料、医药、生物、金融、法律、计算机、信息等诸学科和领域,担任着重要的学术和管理职务,加强与他们联系交流,重视和充分发挥好他们的作用,对学校的学科发展,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目前,学校巳聘请了他们之中数十位杰出校友担任了兼职教授。